这两天
武汉街头突然出现大批虫子
(资料图)
咋回事?
真相来了
↓↓↓
车停树下
很快就会满身“油腻”
人行街头
地面像洒了糖水一样黏脚
往年春夏的“栾树滴油”
都会给市民带来不少烦恼
17日,武汉首次在街头
大量释放异色瓢虫对付蚜虫
防治“栾树滴油”
当天上午10时
长江日报记者在
江岸区塔子湖西路看到
园林工人正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
往栾树的树干上悬挂异色瓢虫卵卡
园林工人往栾树的树干上悬挂异色瓢虫卵卡。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人员
毛润萍介绍
每张卵卡有20粒异色瓢虫虫卵
一周左右就能孵出幼虫
幼虫会自动寻找并捕食
危害栾树的蚜虫——
栾多态毛蚜
(简称栾蚜)
栾蚜在栾树嫩叶上(采样资料图)。
毛润萍说
“栾树滴油”其实不是栾树会滴油
而是比芝麻还小的栾蚜在作祟
它们以栾树的嫩芽、嫩叶为食
并分泌出一种蜜露
蚜虫虫害爆发后
不仅容易导致树叶起卷、黄落
大量蜜露还会像下雨似的滴落
蜜露里含有糖和水,所以黏糊
最初滴下来是透明的
一段时间后,会滋生霉菌
因此看上去像黑色油污
不过该蜜露对人体无害
只是容易污染车辆及路面
栾蚜分泌的蜜露成雨滴状粘在栏杆上(资料图)。
该院工程师、
园林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研究与应用课题组负责人
于静亚告诉记者
栾蚜有“孤雌胎生”的绝招
繁殖能力超强
也就是说
蚜虫不需要配偶就能“怀胎”
“胎儿”一生下来又会自动怀上“胎儿”
如此绵延
蚜虫数量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传统的防治方法是打农药
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伤及益虫
只要有一片树叶漏打
蚜虫就会快速繁殖,卷土重来
去年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
异色瓢虫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经在实验室反复试验
目前技术已经成熟
毛润萍进行异色瓢虫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实验。
于静亚介绍
异色瓢虫食量惊人
一只异色瓢虫在一生中
可捕食蚜虫上千只
今年,武汉市已在
江岸、武昌、青山
三个中心城区共筛选出9条道路
计划在五六月份释放异色瓢虫1万只
“这是武汉首次使用
异色瓢虫来对付蚜虫。”
于静亚说
野生异色瓢虫在栾树上出没。
江岸区园林局绿化队
高级工程师李丽霞表示
瓢虫释放后
他们将每隔几天跟踪监测一次
栾蚜数量变化
非常期待“瓢虫特攻队”的表现
江岸区塔子湖西路的栾树。
市园林和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
全市共有栾树12万余株
是行道树家族的主力军
每年秋天,栾树花果同枝
成为三镇街头一道亮眼景观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从2008年
开始进行天敌防治病虫害研究
截至目前,先后研究成功
并推广了中华甲虫蒲螨、
肿腿蜂、花绒寄甲等四种天敌
科普小贴士
这些瓢虫是从哪来的?
会不会飞得到处都是?
18日
《武汉“瓢虫特攻队”出街,
专治“栾树滴油”》一文刊发后
有市民打电话询问:
“这些异色瓢虫是从哪来的?
会不会飞得到处都是?”
今天长江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
园林科研专家和相关企业
街头释放的异色瓢虫
对市民生活影响很小
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董立坤告诉记者
武汉市在街头栾树上
释放的异色瓢虫
都是先由该所在实验室
饲养繁殖研究成功后
再由武汉本土合作企业
规模化繁殖出来的
今年只生产了1万头
主要是通过户外释放进行试验
观察记录其捕食蚜虫的数据
再与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效果进行比较
为深入科研和应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瓢虫有一个习性
哪里食物多就飞向哪里
所以不会飞得到处都是
对市民的日常生活影响甚微
为什么这次释放的是卵卡
不是幼虫或成虫?
规模化繁殖异色瓢虫的本土企业
是武汉乙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为什么这次在街头栾树上
释放的异色瓢虫是卵卡
而不是幼虫或成虫?
该公司技术人员郭先生说
幼虫和成虫的释放操作难度比较大
需要室外有适合的气温、湿度
和一定的蚜虫密度
不然它们就会因
找不到足够的食物饿死
或因气温太低冻死
而卵卡的释放会更加灵活
操作也比较简单
【来源:长江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