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点!《女心理师》暴食篇之:无声的较量
时间 : 2023-05-05 22:59:38   来源 : 哔哩哔哩

路边小店里,一个清秀女子正在大快朵颐。大庭广众下,女子豪放的吃相,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显得有些不同寻常。可是接着呢,女子进到卫生间里对着马桶呕吐,清洗好后给自己惨白的嘴唇抹上了口红。

随后,剧情揭露这并不仅是一次有些酣畅离奇的进食体验,而是带有病理性的暴食+抠吐,病名:神经性贪食症。

女子名叫蒋静,喜欢打鼓,擅长钢琴,正在房间里戴着耳机,享受着阳光和音乐。厨房里,母亲在忙碌着准备饭菜,这个家庭看起来其乐融融,可菜里鲜红的辣椒格外昭彰,又似乎预示着母女间的火药味,无处下口,但早已汇于一盘盘日复一日的家常菜中,二人都习以为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母亲推开门,却见蒋静安静地坐在床头,一脸柔和,刚刚那个自在恣意的女子仿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象。

为什么蒋静在理应最亲近的亲人面前,却要立刻戴上一副假面呢?

就像鲜艳的口红打上嘴唇不是为了美丽,而是为了伪造血色,就成了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一女儿的本来面目在母亲面前应是自然舒展,却必须完全掩藏;尽情肆意时的蒋静哪怕暴食时显得有些疯狂,仍是充满着勃勃的生机的,可到了母亲眼前一下切换成了个乖顺的小绵羊,是何道理?

大自然是讲求平衡的,哪里需要绵羊,哪里就一定会有狮子。这位母亲马上显出了她的不容小觑来。在蒋静要出门的功夫,斜跨的黄色小包里,母亲偏偏想加进一只苹果,而且借这个功夫还把小包内部查看了一番。苹果一进来,一下就把小包给撑鼓起一个角。蒋静像是早已知道这一切的发生,一脸木色地站在那里,没有说话,直到被母亲打发似地给推走。

这一幕在生活中似乎屡见不鲜,细心的妈妈们给要出门的孩子带瓶水,带个水果,或是添件衣服,都再常见不过了。可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却引起了我的不适。我不由思考这是为什么。是蒋静的过于被动顺从、麻木妥协?还是母亲的包办强迫、不容分说?或许是,我感到了蒋静母亲对她的完全支配。是,你没有听错,完全支配,包括身体。

蒋静不能在妈妈面前做她想做的事,哪怕她妈妈在炒菜她自己在房间里时,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母亲也不在场的空间,她也必须在妈妈开门的那一刻假装安静地读书,因为这是她妈妈想要的她的样子。

她不能决定自己的着装。她穿着一件很像病号服的条纹裙子,因为这是她妈妈买给她的,她妈妈看到她穿很开心。(PS:很多弹幕都在吐槽这条裙子一点也不好看。)

身体是我们和他人最直观的屏障,最打眼的区别。孩子脱离母体,至此和母亲就不再是一体,而是两个人了。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都赋有一种主权,没人能透过我们的身体替我们行使这种权利,或者替我们成为我们身体的主宰。而当任何人想凌驾于我们对身体的主宰之上时,人会本能地抗拒、排斥。有句话,话糙理不糙,叫:任你管天管地,你也管不了别人拉屎放屁。

我想同样,蒋静是不能决定自己吃什么的,怎么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吃到什么程度算饱,或许这些,在她患病前,都是由她妈妈决定的。连她现在病后,我们看到,妈妈翻她的包,加塞一个不合时宜的苹果,她都无力反抗(更有可能反抗多次失败,陷入麻木),可以想见,在这之前她对自己的吃,进而,也就是对自己的肠胃,对自己的身体,都是一个完全失去主权,听任母亲摆布的状态。

设想,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吃喝拉撒都不能决定,该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是而,人是一定会反抗的,(反抗)不能宣之于口?抗争不过?那就化为无声的,用身体,用疾病,用痛苦,比如,神经性贪食症?心理学上有一种防御机制就叫做躯体化,就指的是精神的状况用身体去表达,而且往往个体是意识不到的。想方设法,用一切的一切(力量),就算是以身体发病作为代价,也要表达——我成为我生命主体的精神,是压不倒的!

从医院出来,在去找心理咨询的路上,母女俩在音量调大/调小上,也有一小段搬到台面上了的无声的较量。二人争锋相对,互不相让,母亲刚拧大声,女儿马上就往反方向拧,而且动作非常迅速,二人一来一回,谁也不服软,最后结果,是谁胜利了呢?下期随缘更新~

(视频太容易被下架了,就以文字的形式吧~《女心理师》里的案例都很有典型性,可以和很多观众取得共鸣,所更系列分析全部主观,纯属一乐,为了尽可能让大家能回顾起原片的内容,话痨的小此可能越来越往又臭又长的方向走了(溜)~望各位看官看得愉快,点个赞再走噻xixi^^~)

标签:

相关文章

X 关闭

X 关闭